切割-精密切割機
傳統的樣品制備方法需要漫長而繁瑣的步驟來揭示組件的真實微觀結構?,F代方法是通過對磨削和拋光中材料去除原理的深入理解而發展起來的。這些方法考慮了初始剖面損傷以及每一步如何降低損壞程度及其相應的殘余結構損壞。這種技術被稱為Z軸閾值,圖1,通過確保有效的方法選擇,可以縮短準備過程。
陶瓷涂層金屬部件
這些合金上的陶瓷涂層可以是氧化鋯、氧化鋁或微晶玻璃等。*常用的是羥基磷灰石(HA)涂層,但也可以采用磷酸三鈣和其他磷酸鈣。由于這些涂層是通過熱噴涂技術涂覆的,因此其孔隙率、厚度和涂層/基體界面是應檢查的關鍵金相參數。
表1.醫用級鈦合金Ti6Al4V上鈦/HA涂層的金相制備程序
注1:步驟1,在研磨40-50秒后更換砂紙
注2:對于冷鑲嵌試樣,使用酚醛樹脂或金屬環來輔助磨平或使用中心力模式
(A)和(B)所示為一種由鈦(基質)制成的髖臼杯
(C)顯示了截面用環氧樹脂封裝的樣品(D)顯示了重新鑲嵌的切割樣品
上圖(A)和(B)顯示了一個由鈦制成的髖臼杯,由鈦(基質)制成,通過熱噴涂的方式涂有鈦和羥基磷灰石涂層。(C)顯示了截面用環氧樹脂封裝的樣品,髖臼杯采用環氧樹脂進行冷鑲嵌,以便于操作,并在切片前保護涂層,然后在50mm的模具中重新鑲嵌,以便于半自動制樣。(D)顯示了重新鑲嵌的切割樣品,準備進行研磨/拋光步驟。
(A)拋光后的表面亮場圖像
(B)拋光后用偏振光觀察
上圖所示為髖臼杯的拋光樣品,清楚地顯示了基體的基質,通過噴砂作用觀察到的夾帶SiC顆粒的界面,以粗化基體并改善與熱噴涂涂層的機械聯鎖。(A)顯示了拋光后的表面亮場圖像,Ti6Al4V基板和熱噴涂的鈦和羥基磷灰石;(B)顯示了拋光后用偏振光觀察,合金和噴涂鈦的微觀結構。從圖中的微觀結構可以明顯看出,羥基磷灰石(HA)涂層很好地粘附在上層,并且偶爾在熔融鈦粘結涂層周圍呈現針狀卷曲形態。
表2.不銹鋼基材上陶瓷涂層金相制備的通用方法
對于有涂層或無涂層的不銹鋼基材,與表1中的制備程序相比,可以采用表2中的制備程序,該程序包括一個3μm的金剛石懸浮液磨拋,可以幫助去除損壞。
金屬部件-鈦及其合金
這些合金由于形成了變形的表面層而難以制備,由于合金對溫度和冷加工的敏感性,切割損傷是一個常見的問題。這種變形會導致晶粒孿晶和應變誘導相變結構,而高溫會導致相分布的變化。對于鈦,使用較細的金剛石懸浮液引起大的變形很難被消除。使用氧化物拋光(如MasterMet)進行化學機械拋光,可有效去除這種殘余變形。鈦及其合金的典型制備程序如表3所示。
表3. 鈦及其合金的通用制備方案
鎳鈦諾是一種用于血管內支架的鎳鈦合金。鎳鈦諾的超彈性特性使其易于支架應用,因為其微觀結構發生變化,并且能夠在部署后保持一定的應變。植入前觀察到的結構本質上是奧氏體,當壓縮并安裝在導管上時,結構變為馬氏體。一旦安裝在體內,支架就會膨脹,產生反向馬氏體到奧氏體的轉變,但由于其被限制在動脈壁內,因此不會發生完全應變恢復,這通常被稱為偏置剛度。了解顯微組織變化有助于驗證金相制備后觀察到的顯微組織。
下表4給出了一個典型的程序,下圖顯示了制備后樣品的微觀組織結構。
表4. 鎳鈦合金的制備方案
不銹鋼,如AISI 316L,因其成本低、機械性能好、易于加工等優點,一直被用于骨科。不銹鋼合金可能會帶來其他挑戰,如由于其密度較高,與周圍骨組織的不相容性,以及合金在體液環境中隨時間發生腐蝕的可能性。這是一個主要問題,因為腐蝕副產物對人體組織的影響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健康風險。例如,眾所周知,鎳離子是導致炎癥的過敏原,并可能導致人體致癌性,因此開發了低鎳或無鎳鋼[7]。然而,不銹鋼仍然常用于外科植入物和器械,可用于支架、骨折固定板和螺釘、脊柱植入裝置、動脈瘤夾等。之所以長期使用,是因為表面改性顯著提高了表面鈍化性,并通過電解拋光工藝提高了表面Cr濃度以獲得更好的鈍化性。
表5. 奧氏體不銹鋼的典型制備方案
在這項工作中,AISI 316LVM合金按照表5進行了金相制備,相應的微觀結構如下圖所示,用于制造支架的激光加工板材。其目的是研究加工后的通道以及由于激光束曝光引起的任何微觀結構變化。
(A)所示為AISI 316LVM拋光鋼板;
(B)所示為軋制鋼板和激光加工鋼板;
(C)所示為加工區域的高倍圖像,以確定熱影響區的存在;
(D)所示為相應的奧氏體微觀結構,用于使用10%草酸電蝕的晶粒度測量
金屬部件-鈷基合金
鈷合金是一種結構堅固的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磨性、耐腐蝕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與鐵基或鈦基醫用合金相比,它們通過傳統加工工藝制造的成本較高,因此更傾向于使用后兩種。隨著增材制造工藝的出現,鈷鉻合金越來越多地用于醫療植入物,這歸功于近凈形狀制造能力的提高,只需很少或不需要加工。
鈷鉻合金非常適合用于替代骨骼的植入物,并隨著時間的推移成為主要的承重部件。它們通常用作人工髖關節和膝關節髁,但也用于髖臼杯和脛骨托盤。
表6. 鈷合金的典型制備方案
如下圖所示,分析主體或近表面層的孔隙率水平是增材制造部件的關鍵參數??紫堵实某霈F可能是由于在部件層的建立過程中粉末原料缺乏融合。
(A)通過10x物鏡使用微分干涉對比度(DIC)觀察到的增材制造的鈷鉻髖臼杯的拋光表面;
(B)通過20X物鏡使用DIC觀察到的大塊合金中的孔隙度。